中国年梁平味 | “梁娃”闹新春,2023年货节将于1月10日启幕!******
扫荡特色年货
“梁娃”T台走秀
薅羊毛抢消费券
品预制饕餮盛宴
全家人的快乐都能在这里收获
现在就来查收2023年货节攻略吧
预告来啦
1月10日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梁娃IP形象发布会
“爱尚重庆迎新消费”2023年货节
暨川渝味预制菜海鲜爆款大赛
即将热闹启幕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条条是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禾茂公司(巴味渝珍平台)、重庆市餐饮协会联合承办。
“中国年·梁平味”重庆·梁平2023年货节
本次年货节举办时间为
1月10日-20日
主场设在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
展销现场除了展示
张鸭子、奇爽、上口佳、渝美滋
等品牌预制年货
更有来自主城片区、渝东北片区
渝东南片区、渝西片区等区域的
地方特色年货
一并与消费者见面
更推出了“年货节满减消费券”
“高铁票等价大礼包”
“年货幸运抽抽抽””
“畅游景区活动”
等限时优惠活动
市民朋友们可在活动期间
前往“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
享购极具巴渝特色的预制菜精品年货
“梁娃”IP形象发布会
梁平不仅三农资源禀赋深厚
“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梁山灯戏、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
五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源远流长
结合“五大非遗”、“五子登科”
孕育而生的“梁娃”
将在本次发布会上惊艳亮相
让大众一睹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推荐官的真容
一场别开生面的“官宣”等你来围观
“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梁山灯戏、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五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官宣“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全新IP形象外
还有“梁娃”T台走秀、抖音直播首秀、文创展示等环节
全方位展示
“梁娃”IP的文化底蕴
及实际应用场景
发布会之后
活动现场的
品牌互动区
伴手礼抽奖区
“梁娃”合影区
也将长期保留
广大市民朋友和游客
可随时前往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
深度了解梁平的预制菜产业发展
品尝便捷美味的预制料理
品读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
更能与妙趣横生的“梁娃”合影
还可抽取“梁娃”豪华文创大礼包!
“川渝味海鲜预制菜”颁奖仪式
1月9日
由市餐饮协会
和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产业研究院
共同举办的
“川渝味预制海鲜爆款评选大赛”
将盛大召开
此次活动
将从多位粤菜名厨、川渝名厨的料理中
选出10款
色泽自然、口味纯正、且能转为预制菜的
海鲜类菜品
本次发布会上
10款菜品也将通过
“川渝味海鲜预制菜选评大赛”颁奖仪式
与“梁娃”一起与大家见面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体验馆。区文旅委供图(资料图)
同时
现场设置了
“川渝味海鲜预制菜”品鉴专区
嘉宾和直播间观众
能第一时间体验到
色香味俱全的预制饕餮盛宴!
各种新奇体验
就等你一一去解锁!
在语言文字盘点中回眸与展望******
每到岁末,各类年终盘点成为人们分享的焦点,这些盘点带领我们回眸过去一年的社会点滴,也唤起每个人经历过的重要时刻、酸甜苦辣。其中,“年度汉字”“年度热词”“年度流行语”等评选,有着和“高考作文题”相似的魔力。语言文字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工具,真实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动呈现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人们生活的节奏。眼下,各类流行语被打上“2022”的烙印,又蕴藏着对“2023”的无限希冀。
各类语言文字盘点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发展进步,也能体味到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掀起热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入围流行语,镌刻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节点,体现着新时代中国的守正创新、自信自强。“一起向未来”“我的眼睛就是尺”等热词带我们回到去年初北京的冬奥时间,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而“数字藏品”“沉浸式”“冰雪经济”等热词,描绘了过去一年群众生活的丰富多彩,假日约上三五好友在雪场竞技、收集数字藏品、体验多重感官享受的沉浸式媒体作品,逐渐成为2022年的新时尚。热词与流行语之间,体现着每一个“小我”与国家的紧密连接。
盘点中涌现的新词语,既反映社会新风尚,也折射出汉语的独特魅力。新奇有趣的网络流行用语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和惊喜,网民妙手偶得的灵光一现,成为全民广泛使用的风趣表达。比如“电子榨菜”,指吃饭时观看视频或聆听音频,这种场景下,音视频内容成为佐餐的“下饭菜”,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电子榨菜”。网络新词本质上体现的行为和事件也许并不算新奇,但透过这些流行的新鲜表述,我们能触摸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风尚,了解年轻人的心态和精神需求,也能深切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许多网络热词甚至早已走出国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汉语文化圈中广泛使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一个窗口。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